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闫明 通讯员 张现明 崔广勋
7月5日,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市气温攀升至36度。高温是海参养殖的天敌,海水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对海参造成损害。然而记者采访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尊鹏时,面对近年同期少有的高温他并不怎么焦虑。刘尊鹏告诉记者:今年他个人养殖的海参刚刚参加了政策性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当海水平均温度达到灾害事件对应的指数时,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将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赔偿。每亩最高可赔偿1万元,基本可化解实际养殖成本或市场价值损失。有保险保障为海参养殖“兜底”,刘尊鹏心里自然不会怎么慌乱。
“中国人寿财险通过数智赋能研发的这款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和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这几天养殖企业找我咨询和申请投保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身兼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尊鹏由衷地说。
威海市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与中国人寿财险威海市中心支公司员工到海参养殖现场了解风险保障需求。崔广勋/摄影
据了解,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政策性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6月下旬开办以来,通过“政策+保险+科技”的运作模式,很快成为逐“蓝”向“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杠杆,深受养殖主体欢迎。目前,已承保6600多亩,承担风险损失4000万元。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姜进军告诉记者:威海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968公里,海流畅通、盐度均衡、水温适宜,为海参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近年来,威海市凭借区位优势、政策引领与产业创新,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刺参养殖地区之一,养殖面积30多万亩,年产值70亿元,被命名为“海参之都”。重点打造的“威海刺参”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随着规模效益、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海参产业已成为威海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为威海市海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优势。 崔广勋/摄影
姜进军接着介绍说,该产业也面临一个重要的制约瓶颈——面对海洋气候多变带来的环境和自然灾害问题,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手段,各类养殖经营主体“靠天吃饭”的状况始终没有根本改观。特别是海水温度的变化,是海参养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点,高温天气成为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市海洋发展局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2025年试点开展了海参海温指数保险,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由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承保。专门划拨200万元海洋专项资金对养殖主体进行补贴,养殖户和企业投保时只需承担保费的50%,以放大专项资金使用的倍数效能,调动养殖企业投保积极性。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所属威海市中心支公司早在2021年就进行了商业性海水养殖海温、浪高、风力指数等保险的试点,但由于缺乏科技支撑和专项资金支持,理赔准确性和推广面积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2024年7月8日,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在威海蓝贝海洋科学中心成立,为该保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科技动能。在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威海市中心支公司的沟通协调下,威海市海参养殖风险管理联合攻关项目组应运而生。由政府海洋、金融监管和蓝色保险发展中心科技专家组成的项目组通过到荣成、文登、乳山、环翠等海参养殖重点区域实地调研,深入一线对接养殖主体,了解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风险保障需求,利用数智驱动提质向新,拿出了集“保防救赔”于一体化的综合性保险解决方案——政策性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蓝色保险发展中心专业人员现场了解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综合性保障方案。崔广勋/摄影
“蓝色保险发展中心通过与智海海洋大数据应用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国内外权威海洋科研机构提供的海洋环境数据,将卫星遥感、气象监测数据及再分析数据进行应用,对威海海参养殖区坐标点近30年数据进行回溯,将海表温度数据与养殖区风险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风险模型及精算定价,最终研发出个性化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方案。”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蓝色保险发展中心负责人何绪蕾向记者介绍,“该方案的最大优势,就是运用海洋大数据,实现了保前通过海洋风险区划对海参的风险评估、保中借助预测信息对灾害的前置预警、保后通过数据阈值设定对养殖企业的快速理赔,有效破解了水产养殖承保难、灾害预警防范难、灾后理赔难的问题。”
“水产养殖产业之所以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与规避手段,主要是由于水产品生长在水下,风险难以预估和控制、灾害损失难以查勘确定,且容易发生赔付争议和道德风险。近年来,我们突出金融创新供给,通过科技赋能研发海洋保险产品,积极助力海洋经济发展,争当海洋保险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相关专业人士介绍说,“政策性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以海温等气象指数为依据确定理赔阈值,当投保养殖区域的日海表平均温度超过保险合同约定的触发值时,视为发生海温灾害事件,将根据海温高低按约定标准和金额给予不同的经济赔偿,彻底走出了风险量化评估难的困境。”
记者在威海市海洋发展局了解到,该保险方案得到了市海洋发展、财政、金融监管、金融运行监测、海参产业协会等部门的高度关注,专门召开联席会进行研讨论证,对数智赋能水平、服务和保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在积极协助做好宣传组织发动的同时,积极推进财金联动落实落地。为了让这一民心工程赢得民心,项目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发布的海温数据,作为确定投保地理区域内海温灾害事件的唯一依据,以确保理赔的权威、公正。
威海市环翠区海参围堰养殖现场。崔广勋/摄影
威海市渔业发展局副局长王吉明介绍说,该项目的保险期间为夏季高温发生期7月1日至9月30日;每份每亩保险金额为2000元,投保人可根据保险海参的实际养殖成本自主选择投保份数,累计保险金额不超过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参参加保险后,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蓝色保险发展中心还通过自主研发的保险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以3S为代表的空间服务技术体系,接入全国区域第一手海洋环境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技术、云服务技术支撑下,为政府、行业协会、客户提供海洋生态风险的场景化展示和各类海洋产业的深度数据支持。尤其是在风险预警领域,养殖主体可接入平台锁定自身养殖海域,获取海温、波高等20项海洋环境要素的实时信息和未来5至7天的预测信息,为当地整个水产养殖业风险预防与处置提供有力的支持,助推地方特色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员工深入渔港码头调研。崔广勋/摄影
“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威海市中心支公司主要负责人刘彬表示,“目前,威海市正在依托‘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参交易中心’等优势,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等一体化海参产业链条。我们将按照威海市委、市政府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部署,在做好海参养殖海温指数保险提标、扩面的基础上,通过数智赋能、财金协同,同步研发和推进海参育苗、海参加工、海参质量保证和海参品牌保护等系列保险方案,助推威海海洋产业经营与风险管理进入新质转型时代,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