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解与对抗中间保持清醒。有哲人说:“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也有思想家说:“真正的成熟,是保持与世界对抗的能力。” 其实,当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拯救你,你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决绝的勇气自救时,你才会遇见真正成熟的自己。苦难和挫折,就是你的“成人礼”。对所有的轻蔑学会不理不睬,对一切的打击懂得不急不躁。你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慢慢耕耘,静静等待,静观生命拔节生长的声音。孩子所需要的既不是过分的保护,也不是打着管理和爱之名义全方位的逼迫,而是师长帮助其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帮助其感觉到他(她)的父母是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且因为自己的独特能力和价值观而爱他(她)的。
写作是一门“情感考古学”。不断深潜,从生活碎片中发掘人类共同的“情绪本质”。痛苦是好作品产生的土壤。真正的写作恰恰源于内在挣扎与孤独的思考。与此同时,写作也是一种自我修复:“将难以言说的创伤转化为有力量的表达。”优秀教师为什么要坚守教育写作?虽不同于专业写作,但一样需要独立思考和创作。因为是“思想者”,所以有表达策略的“客观需要”;同时又是“行动家”,故而有分享路径的“真实意愿”。教育写作成就教师生命的自由呼吸,唤醒更多的生命光彩。其实,写作也是一种教育课堂,是行动研究,是自我成长,更是一种思维品质的提升。李政涛教授指出,教师思维品质是育人智慧的基石,包括三个关键维度:清晰度、提炼度、开阔度。其中,清晰度要求教师理念清晰、环节明确;提炼度强调从案例中提炼核心问题与方法;开阔度则要求教师具备战略思维,关注前沿动态。教育写作是最好的锤炼思维品质的“不二法门”。
心态有多美,生活就有多好。生活这剂“苦药”,我们不得不服;而心态这副解药,却可自取。无论发展路上有再多挑战,我们坚信: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因。学校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把学生放在心上。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以学生成长为本。“耐心点,坚强点,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自始至终相信自己。”我们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闯劲——心不老,梦常在。
呵护比管理更重要,也更有效。“又一年的陪伴,又一岁的并肩。”循着这份热爱,我们慢慢走,一起长大。多说点有用的“废话”。你多长时间没有与孩子交流学习之外的话题了?——家长们最缺的,往往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大部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除了问学习,剩下的就是说教,不能创造情绪价值,孩子能不烦乃至叛逆?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