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读城记|糁汤飘香忆流年

新悦读 08-11 1544

文|朱洪良

暑期里,我带着妻女和父母从农村老家去市里参观,自己离开市区已整十五年,市区发展日新月异,早已旧貌换新颜。吃罢晚饭,一家人在街道上散步,看到一家糁馆。好熟悉的糁啊!略一驻足,老板说:“我们已经开了九年了。有空过来尝一尝。”

糁的味道,至今清晰记得里面有鸡蛋和牛肉,味道厚重,喝到最后碗底有一层姜末。好多年没喝,依然有回味,于是答应老板:“明早一定来!”

我国每个地方,都有独家风味小吃,名字一般通俗易懂,为的是口口相传:德州扒鸡,兰州拉面,杭州叫花鸡,天津麻花……外地人看到“糁”这个字或许会说,我认识,它念“sǎn”和“shēn”。但在我们临沂,它有一个亲切的特色小吃名字,叫“sá”。

说起“糁”的名字,传说和乾隆皇帝有关。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如今的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想品品当地的名吃,当地官员就把这种味道独特的早餐献了上来,乾隆皇帝一尝,怎么从来没喝过如此可口的东西,随口问了一句:“这是啥(糁)?”地方官员忙回应:“这是糁(啥),这。”天子的随口一问,就成了它如今的名字。

我大学是在临沂市里读的,大二那年,舍友的烟台同学来临沂游玩。早上,我们一起外出吃早饭,走在路上,那两位烟台同学问“吃点啥”,我们回答“喝点糁(啥)”,由于他们从未听说过“糁”,于是路上有了这样的对话:“吃点啥?喝”,“吃点啥?喝”。最后,大家相互一愣,我们临沂的几个同学瞬间哈哈大笑起来,急忙作了解释。

临沂糁基本是以早餐存在的,一般分为鸡肉糁、牛肉糁和羊肉糁,现以牛肉糁为主。一碗糁是否好喝,糁汤最关键。据说,光是材料就不下二十种,有牛骨、牛肉、大麦仁、面粉、葱、姜、盐、胡椒粉、五香粉、香油、酱、醋等。汤底熬煮需数小时,制糁人每天半夜起床,在熬好的汤底里放入麦仁再接着熬煮,最后倒入面粉糊烧开,这样一锅热、辣、香、鲜的糁汤就做好了。糁汤的制作方法各家实则有各家的祖传秘方,于他们来说,糁是一种手艺和饮食文化的传承。

开门营业的时候,老板或伙计站在高高的灶台前,身上围一条宽大的围裙,麻利地拎过一只碗,套上一个塑料袋,熟练的往碗里放熟牛肉片,再磕一个生鸡蛋,然后顺手从一米深的锅里舀一勺汤,浇到碗里去。一碗热气腾腾的糁就做好了。

临沂城的糁从春熬到夏,至秋煨到冬,在年复一年里味道变得越发的浓郁和醇厚。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对于家在外地的游子来说,无论是从书中还是视频里看到“糁”这个字,就会想起临沂。因为这碗糁,它不仅是临沂人自己的早餐情怀,更承载着岁月绵长的记忆和温情。

(作者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徐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