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云端发力”的淄川做了什么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9:13

一场事关老工业城市的新动力转型,在淄川区不断生长。

“家人们看,这是咱们老百姓自己做的大锅菜,真材实料,免费吃,快来吧……”9月14日,太河镇东东峪村“网红书记”朱全祥再次上线,一口铁锅、一部手机,把“东东峪大锅菜”烹成乡村旅游“爆款IP”,让“乡音”秒变“党音”,以“烟火气”点燃“大流量”,这是淄川区党员干部“触网”履职、“云端”服务的鲜活剪影。

近年来,淄川区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引导党组织和党员聚焦党声入户、产业富民、服务暖心三大领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网络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红色引擎”。

“云课堂”

“作为典型的山区镇,面对群众出门难、政策入户慢等痛点,我们探索把直播间建到云端,着力把‘大政策’讲成‘小故事’……”岭子镇党委书记赵聪介绍说,依托“岭上人家政务直播间”,岭子镇构建形成了“钉钉+微信视频号直播、抖音+快手展播”立体矩阵,推出“政策直享、会议直落、夜话直递”三大服务,累计开展党务宣讲、政策解读110次,举办“岭上夜话”25期,实现了党的声音一键直达、群众疑问一线回应。

本着全媒体融合、全场景覆盖、全时段推送的思路,淄川区探索构建“红色云课堂”党员教育矩阵。

一方面,统筹9名区委党校骨干教师、1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发录制59堂“视频微党课”,通过区电台、5000余只广播“小喇叭”进行播发;另一方面,开设“电商实战训练营”,通过案例推演、情景模拟、互动沙龙等方式,对镇村干部、后备力量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专题培训,推动基层干部从“不会拍”到“抢着播”。

“云旗手”

“社区居民、退役军人和新就业群体进店可享优惠套餐,美德信用积分还能叠加折扣!”8月8日一早,早餐店的烟火气里,松龄路街道吉祥社区“网红书记”王萍对着镜头热情推介,直播间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今年以来,王萍带队先后“探店”70余家商户,依托线上“吉祥商圈共富直播间”和线下“幸福邻里·吉祥万家”睦邻市集,换回多项居民专属福利,党员群众在社区攒下的信用积分秒变“真金白银”,一条“公益+生意”良性循环链既点燃了商圈烟火气,更撬动了基层大治理。

着眼以数字化手段精准对接产销,实现“需求直通、服务直达”,淄川区组织党员带头示范,组建“直播助农先锋队”,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其中,淄川佰兴采摘园搭建“云端农场”,近四年来举办直播带货42场,吸引线下采摘游客超2万人次,村集体年均实现经营收入15万元,成功带动6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寨里镇朱水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鹏定期录播短视频,推动流量变销量、销量带客流,实现农家乐爆满、民宿一床难求,蹚出了一条“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云就业”

“我们做实做细‘淄川就业’抖音就业直播号,设立3个党员先锋岗,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党员组成专业主播团队,累计开展直播2400余场,总观看量突破5500万人次……”淄川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孙峰说。

结合推进“数智就业”服务区建设,淄川区依托区智慧人力资源市场,突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集“岗位推荐、线上答疑、后台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在全省首批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数字人、模拟面试官同步上线,岗位匹配、简历生成“秒回”,让好工作“刷着手机”就能到岗,区域就业服务全面迈入“数智化2.0”新时代。

“持续深化制度设计、平台搭建、载体创新,探索开展数字素养专题培训,鼓励支持党组织和党员在网络空间亮身份、作表率,争当政策‘宣讲员’、民意‘收集员’,为政策落地、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澎湃‘网动力’。”谈到下一步工作,淄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光亮说。(高翔宇)

责任编辑:李艳晨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