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济宁在全省首创工程机械产业专利标准双导航机制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13 114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

10月13日,记者从济宁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大力推进专利标准战略融合创新城市试点建设,以多维度实践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在全省首创工程机械产业专利标准双导航机制,为区域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济宁以系统思维谋划试点工作,构建“政府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实施、产学研协同”模式,聚焦企业、产业、区域三个维度,打造“标准+专利”融合试点矩阵。

在企业层面,筛选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专用汽车等优势领域的25家企业承担试点项目,引导企业将技术研发、专利布局与标准制定同步推进,推动技术、专利、标准深度融合,构建“专利嵌入标准、标准反哺专利”双向转化模式,累计形成104项各级标准,其中91项标准融入核心专利技术,13项标准反推专利再创新,实现技术与标准协同升级。

在产业层面,针对工程机械特色产业,济宁在全省首创专利标准双导航机制,梳理出技术攻关、专利布局、标准制定等5份成果清单,形成《济宁市工程机械领域专利标准双导航分析报告》,为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提供精准指引。通过对技术发展热点、创新能力、市场话语权等分析研究,结合济宁市相关市场主体创新需求,从动力电池等17项工程机械技术细分领域中,筛选出企业创新需求强烈、创新能力和市场话语权兼备的领域,确定正极、负极、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液压泵、液压阀、变矩器、变速箱、斗齿等8个技术细分领域是济宁市最适合投入创新资源的领域,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研发投入提供有效参考。聚焦正极等8项工程机械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细分领域,开展专利与标准数据挖掘分析,提出8项技术攻关项目建议清单、33项专利申请布局清单、8项标准制定布局清单、16家市场主体竞合策略清单和20位科技人才引进清单等5份成果清单,为全市工程机械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质量效益跃升提供全链条支撑。通过专利与标准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对上述成果清单内容进行分类、分级处理。根据技术细分领域创新发展趋势与现行标准技术路线符合性等维度分析,将技术攻关项目分为“短期优选”和“长期探索”;根据专利本身创新价值与标准约束程度等维度分析,将专利布局建议定义为1至3星推荐等级;根据项目成果的技术独特性、创新技术类型、应用推广范围等维度分析,合理设计标准层级,给出标准制定建议。

在区域层面,支持济宁高新区探索区域试点,打造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示范区,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产出高质量成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科研赋能+服务保障”模式,推动23家企业将111项专利技术融入52项标准,构建起“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良性生态。

责任编辑:李腾

李从伟

关注身边事,传递真善美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