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夫稳 王浩然
在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文集电商产业园内,一袋袋生姜、地瓜堆放整齐,工人们娴熟操作,分拣、装箱、包装……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一箱箱三农优品“整装待发”运往全国各地。
“多亏了中国银行鱼台支行的金融‘及时雨’,让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充实了节前备货,还扩充了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国庆中秋双节前,看着线上蹭蹭蹭不断上升的销量,李阁镇文集村的创业青年刘硕笑逐颜开。
刘硕2017年大学毕业后入职潍坊一家电商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在外打拼2年后选择回乡创业,先后创办济宁村婆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盛文冷藏(济宁)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线上销售。
鱼台李阁镇文集村有种植甜瓜的传统历史。每年谷雨前后,村民们会在田间地头栽种一些甜瓜,等收获后一部分自留食用、赠送亲朋好友,多出来便售卖给商贩,赚些零花钱,往年种植面积大约100亩。
甜瓜进入收获季,便有商贩前往文集村收购甜瓜,价格压得很低,没有更多销路的村民只能无奈接受。自幼生活在文集村,为了家乡父老,刘硕毅然返乡创业,成立公司线上销售文集村的甜瓜。
2019年甜瓜喜获丰收,那一年收获季,刘硕借助电商平台日销甜瓜6万余斤,日成交约12000单,文集村的甜瓜销往全国。销路打开了,村民增收了,文集村的甜瓜种植面积逐渐突破了1000亩。赚钱效应不断扩大,李阁镇的其他42个村落效仿文集村纷纷种植甜瓜,加上附近乡镇,甜瓜种植面积已超5000亩。
2023年,刘硕在文集村旁投建了一座电商产业园,带动100余名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电商产业园销售的农产品也从最初的甜瓜扩展到辣椒、大蒜、地瓜、大米、生姜、秋葵等,产品收购不仅涉及济宁本地,还辐射临沂、潍坊、菏泽,甚至河南、云南等地。
随着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备货资金也大幅增加,加之双节销售旺季来临,公司流动资金有些捉襟见肘。就在他犯愁之际,中国银行鱼台支行客户经理主动找到了他,得知其资金难题,向其推介了中国银行“乡村好青年贷”贷款产品,并启动“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审批流程,2天后200万元贷款便顺利到账,缓解了备货资金难题。
“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秋冬季节的备货也有了着落,看最近的线上销售形势,又是一个丰收年。”刘硕对未来充满希望,预计还得扩大用工规模。
在鱼台县,像刘硕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36岁的张笛是鱼台县王鲁镇的一名创业青年,2019年返乡从事电商供应链生意,销售鱼台产的米、面、油等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直接带动30余人就业,获评济宁市乡村好青年。
站在王鲁镇电商产业园区内,张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自豪地介绍:“如今,鱼台有5家农副产品加工厂是我的上游供货商。电商生意越做越大,多亏中国银行贷款支持,我有信心把鱼台好物卖得越来越火。”
电商需要投资铺货,扩大线上销售品类遭遇资金瓶颈,张笛曾一度愁眉不展。今年8月份,中国银行鱼台支行了解情况后,上门给他办理“乡村好青年贷”100万元,助他轻松备货。
“有了中行的金融‘活水’,更有底气拓展线上市场。”张笛上线了渔湖产品、调味品、菌菇产品等,把电商供应链做得愈发风生水起,带头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数字化浪潮推动下,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吸引越来越多像张笛、刘硕这样的农村年轻人投入创业热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生力量。
近年来,中国银行济宁分行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逐户走访对接和上门服务,为乡村致富带头人、各级乡村好青年、电商产业园区关键人等提供充足的信贷供给,为他们“贷”去希望、“贷”去财富。截至9月末,中国银行济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214亿元,较年初新增70亿元。
未来,中国银行济宁分行将坚守普惠金融初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因地制宜在普惠金融领域深耕细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持续贡献中行力量。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