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山东省中医院男科:辨证施治,中西结合“护航”男性健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8:37 126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张文静

10月28日是男性健康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男性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在今年男性健康日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男科荣誉主任高兆旺,针对男科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思路及科室特色服务等内容进行科普,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辨证施治,针对病症精准发力

采访中,高兆旺首先梳理了男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三大类病种,涵盖不同年龄段男性的健康痛点。

第一大类是性功能障碍,具体包括性欲异常(性欲低下、性欲亢进)、勃起功能异常(勃起功能障碍、持续勃起)以及射精障碍(不射精、早泄),其中早泄在临床中最为常见。这类问题不仅影响男性生理健康,还可能对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造成困扰。

第二大类是前列腺疾病,且存在明显的年龄分化特征:中青年男性更易出现慢性前列腺炎,而老年男性则以前列腺增生症为主。前列腺作为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排尿功能与生活质量。

第三大类是男性不育,核心问题集中在少弱精症。在育龄男性群体中,少弱精症是导致生育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需通过科学诊疗改善精子质量,助力生育需求。

针对上述常见病症,高兆旺结合中医理论,详细解读了差异化的诊疗思路,凸显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

对于性功能障碍中的性欲低下,中医认为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与“补肾”为核心,通过调理情绪与滋养肾脏,改善性欲状态。

日常防护,要做到这几点

中医强调“治未病”,日常养护比患病后调理更重要。男性朋友想要保持健康,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规律作息,养足肾精: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长期熬夜会耗伤肝肾精血。建议每天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让肾精得到充分滋养。

适度运动,气血畅通:久坐会导致盆腔瘀血,加重前列腺负担,建议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既能促进气血循环,又能增强肾气,避免剧烈运动耗伤体力。

合理饮食,健脾补肾:避免长期饮酒、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滋生湿热;可适当多吃健脾补肾的食材,如山药、莲子、黑芝麻、核桃、黑豆等,烹饪时少盐少糖,保持饮食清淡。

调节情绪,疏肝理气: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脏腑功能。可通过听音乐、喝茶、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让肝气调畅,气血运行正常。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调理:建议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男性,需关注前列腺、肾功能等指标。若出现尿频、尿急、腰膝酸软、疲劳乏力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中医男科就诊,避免拖延。

中西医结合,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

谈及科室发展历程,高兆旺介绍道:“山东省中医院男科脱胎于泌尿外科,经过长期筹备与积淀,于2017年5月1日正式独立成科。这一发展节点,标志着医院在男性健康诊疗领域迈出了专业化、精细化的重要一步,也为更多受男科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诊疗平台。”

自成立以来,科室始终秉持“中西医并重”的诊疗理念,在传承中医精髓的同时,积极拥抱现代医学技术,构建起“诊断精准化、治疗多元化”的服务体系。科室引进多台先进检测设备。“这些专业设备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掌握患者病情细节,比如在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病症的病因排查中,可大幅提升诊断准确率,避免因诊断偏差导致的治疗延误,为后续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高兆旺补充说。

治疗方面,科室更是形成了“中医特色突出、西医优势互补”的鲜明特色。一方面,中医中药作为科室的核心竞争力,在男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辨证施治为患者调理身体,从根源上改善病情;另一方面,科室不断拓展治疗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兼顾疗效与体验的特色疗法。

针对临床常见的早泄、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问题,科室还引入了先进的现代治疗技术:针对早泄患者的脱敏治疗,可有效降低局部敏感度,改善射精控制能力;针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负压助勃治疗,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无创的辅助治疗选择;针对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会阴部热敷、理疗等手段,则可缓解局部不适,促进炎症吸收。

“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是我们科室的核心优势所在。”高兆旺主任强调,“通过这种模式,我们既能发挥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优势,又能借助西医技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一方面最大程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升治疗舒适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医治疗的疗效,实现了‘1+1>2’的治疗效果。”

多年来,山东省中医院男科始终以 “守护男性健康” 为使命,凭借专业的诊疗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与特色的诊疗方案,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男科疾病困扰。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男性健康领域,不断优化诊疗服务,为更多男性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推动山东省男性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焦守广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