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见习记者 杜嘉文
10月28日,一个迟到了三十年的电话,让江西赣州于都县罗坳镇一间老屋的墙壁被重新粉刷——这是60岁的梁三寿生为儿子回家做的准备。就在这一天,警方通知他:1995年失踪的儿子梁志辉找到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三分钟离散,三十年踏遍寻亲路
时间回溯到1995年9月27日傍晚。在厦门打工的梁三寿生正在做晚饭,同住一个院子的熟人带着他两岁的儿子辉辉(小名)在房间玩耍。
"我没听到孩子声音,去房间找,孩子就不见了。"这短暂的三分钟,成为这个家庭三十年的痛。
发现孩子失踪后,整个村子连夜寻找。在离家不远的马路上,他们找到了孩子丢失的一只鞋。
"看到鞋子的那一刻,我们知道孩子被拐走了。"梁三寿生声音哽咽。
此后的三十年,梁三寿生和妻子踏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寻子路。
第一年,他们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徒步行走在福建的乡间小道。鞋子磨烂了五六双,晚上睡在桥洞、屋檐下,喝沟渠里的水,靠方便面和馒头充饥。
 梁三寿生吃馒头充饥
梁三寿生吃馒头充饥
梁三寿生说,为了省钱找孩子,他和妻子曾分吃五毛钱的早餐,妻子为挣五毛钱加班费工作到深夜,孩子没找到,他们就不能停下。
但寻子路上的苦,远不止奔波与清贫。梁三寿生和妻子还遭遇过抢劫、欺骗,甚至无端的殴打。
“有些村子里有买卖孩子的情况,一听说我们是来寻找被拐孩子的,村民们就会围上来围攻我们。”梁三寿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这些恶意与阻碍,曾让他们陷入绝望,却从未让他们真正放弃。
寻亲路上帮助被拐孩子回家
在长达三十年的寻子路上,梁三寿生曾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敲开了一户陌生人家的大门。听说这户人家刚买来一个孩子,他怀着一丝希望赶了几十公里山路。
当这位陌生人家将一个精神萎靡的幼儿抱出来时,梁三寿生的心揪紧了——这个被拐卖仅七天的孩子,眼神呆滞,小脸苍白。
梁三寿生虽然明知不是自己的辉辉,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小心翼翼地喂到孩子嘴里。
"看着这孩子没精神的样子,我心里特别难受。"回忆起那个夜晚,梁三寿生的声音依然哽咽,"我自己也是个父亲,见不得孩子受苦,即使他不是我的辉辉。"
那一晚,希望再次破灭。深夜十二点,他蜷缩在稻田的稻草堆里,用稻草搭了个简易的窝棚。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也打湿了他的眼眶。"我在稻草里哭了一夜,质问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找孩子的人。"梁三寿生说。
 梁三寿生露宿街头
梁三寿生露宿街头
而这份为人父的共情,也让他在寻子路上多了份"额外的牵挂"。但凡听说哪里有被拐的孩子,哪怕明知不是辉辉,他也会多加留意。
三十年来,他自己的孩子还没找到,却凭着一股韧劲和热心,帮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家庭找回了孩子。
为迎接儿子回家,把家里的墙重新粉刷
2025年一个寻常的日子,一通来自警方的电话,改写了这个家庭延续了三十年的悲伤。
“你家孩子找到了。”电话那头传来警方的声音。“我以为是骗我的,不敢信。”梁三寿生回忆道。直到警方再三确认,他的眼泪终于决堤。
三十年的等待,在那一刻汇聚成巨大的洪流,冲开了所有辛酸与苦难的闸门。
他立刻将喜讯分享给在工厂打工的妻子。巨大的喜悦让她当即决定,连夜赶最晚一班火车回家,那一夜,夫妻二人在希望与激动的泪水中共同无眠。
梁三寿生没有忘记将这个盼了一生的消息,告诉年迈的母亲。奶奶得知失散三十年的孙子终于找到,立刻落下了眼泪。反复念叨着:“我终于能见到我的孙子了。”
但这份等待里,也包含着一位老人未竟的遗憾。在2016年,爷爷84岁那年,生命烛火将尽之际,他紧紧拉着梁三寿生的手,留下最后的嘱托:“我已经等不及了。一定要把我孙子找回来,不要放弃,能让孩子奶奶在有生之年见上孙子一面……”
最终,爷爷带着这份深深的遗憾走了。
如今,一家人已通过视频与孩子取得了联系。为了迎接儿子回家,梁三寿生特意把家里的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想让他回家时住得舒服点。”
 粉刷墙壁等待儿子回来
粉刷墙壁等待儿子回来
这位父亲用最朴素的行动,小心翼翼地修补着被偷走的三十年时光。
谈及未来是否会举办认亲活动,梁三寿生的话语里充满了尊重与包容,他说会完全尊重孩子的安排。“这30年的苦不算什么,”梁三寿生最后说道,语气里是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与满足,“只要孩子回来,我做的这一切都值了。”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