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樊舒瑜 樊伟宏 赵原雪
当严肃的消防安全知识与充满趣味的冒险闯关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1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守护少年派,消防趣冒险”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在淄博市张店区潘南路消防救援站举行。本次活动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消防救援支队、张店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主办,来自淄博十八中新元校区的40名学生作为首批体验官,在这场沉浸式、游戏化的消防冒险中,上了一堂“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现场,张店区救援大队大队长杨瑞为活动致辞,他表示,“小蜗牛”,象征着坚持不懈、踏实向前的精神,正如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所倡导的理念——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安全知识的积累需要循序渐进。当用“蜗牛”的耐心与坚持来守护成长,安全教育的种子便能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消防安全教育的法规政策,创新消防宣传形式,本次活动一改传统模式,将整个活动设计成一条充满挑战的“冒险关卡”。

活动伊始,一场由张店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带来的快速着“战斗服”展示,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消防员们迅捷利落的动作,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火焰蓝”的速度与担当,赢得了阵阵惊叹的掌声。
展示结束后,冒险之旅正式开启,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威武的消防救援车及随车装备,对消防工作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便进入了紧张刺激的沉浸式体验环节。活动被精心设计成一场妙趣横生的“消防游园会”,设置了六大主题体验关卡,让参与的“小蜗牛们”在闯关游戏中,零距离学习消防、感受消防、体验消防。


冒险从“变身”开始。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触摸并试穿了厚重的灭火防护服,戴上了帅气的消防头盔。当“全副武装”的“小小消防员”站在红色的消防车前,他们不仅收获了酷炫的照片,更切身感受到了消防员肩负的重量与责任,对接下来的挑战有了更深的理解。

带着对消防员装备的切身感受,孩子们立即投入了一场模拟实战考验。在充气的“模拟烟雾逃生帐篷”内,黑暗、狭窄的空间弥漫着无害模拟烟雾,高度还原了真实火场环境。孩子们现学现用,低姿弯腰,沿着墙壁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快速、有序地完成撤离,将刚建立的感性认识转化为正确的肌肉记忆。
成功“逃生”后,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们探究背后的原理。本关卡通过烟雾模拟扩散装置,将刚刚经历的逃生体验升华到科学认知层面。学生们清晰地看到了烟雾的流动与扩散过程,并在消防员的邀请下,派出代表近距离参与实验。这一环节深刻揭示了火灾中烟气的蔓延规律,让孩子们从科学层面彻底理解了“为何要低姿逃生”。

掌握了“为什么”,接下来便是“怎么做”。在本关卡,同学们迎来了团队技能比拼。学生们组队竞赛,体验水带投掷项目。孩子们学习单手握住水带末端,通过手腕发力将水带精准抛出,控制力度和方向。现场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团队协作与实战技能在紧张的比赛中得到完美锤炼。

现场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用时最少、动作最标准的队伍脱颖而出,团队协作与实战技能在比赛中得到完美锤炼。

经历了完整的体验与实践,最后的知识问答成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的最佳环节。学生们通过充满趣味的图片和选择题进行消防知识快问快答。“以下哪个是安全出口标志?”“油锅起火怎么办?”这些关键的安全知识,在经过亲身体验后,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孩子们踊跃的抢答中得到了内化和巩固。
此次“守护少年派,消防趣冒险”活动,将消防安全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通过这种寓教于乐、亲身参与的模式,消防安全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变成了鲜活、立体的生命体验。这既是淄博市构建校园安全教育新生态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全社会共同“守护少年派”的安全成长,提供了创新范本。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