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屋里已经21度了,穿着单衣就非常舒服。”15日晚8时30分,浮山后六小区的居民崔女士说。当晚随着青岛能源集团完成全链条的供热准备,11月16日零时青岛今冬供热季正式拉开帷幕。目前青岛能源集团26座热源厂、1661个换热站,已经全部安全稳定运行,今冬供热所需的天然气,全部落实到位,煤炭储备已超过30天用量,秉持“强基提质 暖心服务”的供热季工作主题,青岛能源集团以“11516”双供双保工作机制为支撑,从燃料储备到设施运维,从应急响应到民生服务,全方位筑牢保暖保供防线,用扎实举措兑现对市民的“温暖之约”。

燃煤气源双充足 筑牢暖冬“压舱石”
15日下午6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市北区的青岛能源热电集团徐家东山供热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期已经完成了各类准备工作,包括冷水试压、低温试运行,确保零点正式供热。据悉,青岛能源集团坚持未雨绸缪,提早部署今冬供热燃料保障体系,织密燃料供应安全网络。燃料源头保障上,能源集团紧锣密鼓落实资源,煤炭储备已超30天用量,为热源持续供应筑牢基础;供热天然气需求量已全额落实,合同气源保障到位,从源头守住温暖底线。应急调峰能力建设上,能源集团储气设施维持高位运行,实际最大储气量达111万立方米,构筑起坚实可靠的应急保障屏障,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或突发状况引发的用气高峰,确保供热“生命线”畅通无阻。
“为高质量完成今冬保暖保供工作,我们秉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目前已将今冬供热所需的天然气,全部落实到位,从燃料源头,筑牢温暖防线。目前集团26座热源厂、1661个换热站,已经全部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集团依托‘燃热一体数智化协同平台’,对全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组建了93支应急抢修队伍,近千名应急人员随时待命,备足了抢修物资,确保24小时应急保障。”青岛能源集团供热事业部部长褚存礼介绍,下一步,青岛能源集团将始终坚守“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的初心使命,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坚定的责任担当,全力推进新供热季的各项工作,让岛城居民温暖过冬。

更新升级超百公里老旧管网,26座主力热源厂火力全开
15日晚,记者来到印象山换热站,该站工作人员已经全员上岗,供热也进入平稳运行阶段。“我们换热站负责1055户居民供热,供热面积共17.5万平方米。”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二热力公司印象山换热站站长白俊超介绍,目前换热站已经完成管网的流量二次平衡,供热已经达到预期效果,居民家温度已经可以达到20摄氏度以上。

据悉,以保障民生供暖为己任,青岛能源集团紧抓供热季前关键窗口期,于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240余项供热设施维修改造攻坚任务,其中,更新升级125.1公里老旧供热管网、对93公里主干供热管网实施全覆盖精准检测、彻底消除219处关键节点阀门安全隐患,全面夯实今冬供暖“硬件基础”。秉持“早谋划、快行动”的原则,能源集团超前完成1694公里主网管线及1661座换热站充水排气工作,为系统启动赢得先机。11月6日启动全面调试后,辖区内26座主力热源厂、1661个换热站已全面进入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这两天家里温度已经达到了21度,在屋里穿个单衣就非常舒服。”15日晚,家住同安路635号浮山后六小区的居民崔女士说,从去年开始她家中的暖气管道就进行了更新,更新后供热效果提升非常明显,多亏了能源集团“暖到家”的服务。

应急联动强响应,管家服务零距离温暖直达“最后一米”
依托供热“一张网”及环网互联互通优势,能源集团在市区科学编制26个关键联网点调控方案,大幅提升极寒天气下的多热源“无感切换”能力。针对供热初期及寒潮天气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能源集团升级2025年应急保障机制,组建 93支应急抢修队伍、配备995名应急人员,储备1965件应急物资,开展极端天气、停气停热等实战演练,参演人数达800余人次,确保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

今冬供热季,青岛能源96556服务热线扩容至50条线路,日接线能力跃升至1.5万通,远超历史接线高峰需求,实现群众诉求“100%受理、100%落实、100%回访”。1391个服务管家网格实现社区全覆盖,业主微信群触达率达90%,累计高效解决“社区哨声”民生问题9100余件,推动用热咨询、故障报修等需求“指尖直达、足不出户”。精准建立286万用户动态信息库,实施“一户一策”个性化改造3000余项。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型,让温暖服务精准直达家门口。
根据规定,青岛采暖期为每年的11月16日至次年的4月5日。前期,青岛能源集团已对热源、管网、换热站的主要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养护,完成了今冬采暖季充水试压、冷运调试工作。11月16日零时,青岛能源集团将以稳定的热源、优质的服务、坚实的担当,为岛城市民送上 “稳稳的温暖”,守护一冬安康!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