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菏泽市创伤医院骨三科:破高风险手术困局,护患者生命安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2:54

通讯员 王静

近日,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骨三科成功救治一名身患多种基础病的骨折患者,其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负责的态度以及多学科协作精神,让患者家庭重燃希望,也彰显了医院在高风险手术领域的实力与担当。

锦旗闪耀,照亮患者新生之路

初冬时节,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骨三科的走廊里,一面写着“仁心妙手除病痛,春风化雨暖人间”的烫金锦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不仅是患者徐女士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诚挚感谢,更见证了一个家庭从绝望走向新生的艰难历程。

多病缠身,患者求诊之路艰难

56岁的徐女士,近二十年来饱受多种重病折磨。18年的糖尿病需依靠胰岛素维持,13年的高血压控制不佳,4年的尿毒症让她每周必须进行3次血液透析,此外还有脑梗死、脑出血病史,白内障术后视力受限,叠加骨质疏松与青霉素过敏史。七天前,她在家不慎摔伤,被确诊为“左股骨颈骨折”。“骨折的疼钻心,她整个人蜷缩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家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满心悲痛。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拒绝,“基础病太多、手术风险极高,我们不敢接。”家属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医者担当,接下高风险病例

经多方打听,家属带着徐女士来到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找到了骨三科主任王登海。“患者的痛苦等不起!”王登海主任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收下了这个被判定为“高风险中的高风险”的病例。在他看来,医者的职责就是为患者的生命开辟通路。

争分夺秒,多学科协作破局

王登海主任深知患者不宜长期卧床,透析后身体耐受度极差,必须抢时间手术。他第一时间召集主管医生牛作风及医疗团队,开启了与死神的赛跑。骨三科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团队成员逐一梳理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精准评估基础病对手术的影响,反复推演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联合肾内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不断优化手术方案,只为将风险降到最低。考虑到患者透析的特殊需求,王登海主任果断决定周末加班手术。

精湛医术,手术成功托住生命

手术当天,手术室气氛凝重却有序。王登海主任带领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与默契的配合,在复杂的病情面前精准操作。“手术不仅要复位骨折,更要兼顾她的全身状况,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历时数小时,手术圆满成功,医护人员在风险边缘稳稳托住了徐女士的生命。

暖心护理,助力患者康复

术后的康复期,护理团队接过了“守护接力棒”。护士长王秋萍带领护理组,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她们每天定时监测血糖、血压,根据透析前后的身体变化调整用药剂量;手把手指导康复训练,耐心纠正每一个姿势;当患者因术后疼痛与长期患病的焦虑产生抵触情绪时,护士们总会坐在床边轻声安慰。透析室、手术室的医护们也无缝衔接,全程护航,用专业与温暖为患者搭建起康复的桥梁。

感恩致谢,医者初心熠熠生辉

当术后第一天,徐女士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成功下床行走时,儿子红着眼眶哽咽道:“是他们用仁心仁术,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家属在手写感谢信中写道:“从绝望到希望,是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骨三科的医护们不放弃、不退缩,用专业和爱心拯救了我们全家。”

对骨三科的医护们来说,这面锦旗、这封信,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护”的含义,不负患者的信任,不负医者的初心。在这个初冬,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骨三科的灯光始终温暖明亮,见证着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双向奔赴,也让人们相信,在生命的紧要关头,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为绝望中的人们点亮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时海彬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