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11月15日至16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济南)(简称“CCPC”)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178所院校及部分中学和企业的320支队伍、近千名师生齐聚一堂,展开智慧与创新的较量。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中国大学生卓越的专业素养,也成为观察城市人才战略的重要窗口。

五小时脑力马拉松:
智慧与毅力的双重考验
比赛现场,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参赛选手们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跃动。北京邮电大学参赛学生蔡佩霖向记者介绍,每支参赛队伍由3名在校大学生和1名教练组成,在比赛过程中,团队协作与个人能力同等重要,每一道题都需要我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算法设计,有人负责代码实现,还有人负责测试验证。
这种高强度的竞赛模式,正是CCPC赛事的特色所在。每支队伍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协同作战,既考验个人技术水平,更考验团队配合默契。蔡佩霖补充道:“这项赛事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平台,更是锻炼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宝贵机会。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这种训练对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赛场外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排名情况,紧张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观众。有些队伍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后来居上;也有些队伍因为一个细微的失误与奖牌失之交臂,但选手们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精神。
赛事背后的城市人才战略:
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孟晨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大赛的承办方之一,齐鲁软件园与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共同参与了赛事组织。今年以来,齐鲁软件园还参与组织了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设计大赛和山东省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大赛的举办是园区人才服务与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大赛对园区及园区内企业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也能借助大赛发现优秀人才和创业团队,吸引他们来园区就业创业。”
大赛不仅是学生们展示才能、交流切磋的舞台,更是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齐鲁软件园邀请优宝特、世纪开元、中孚信息、小鹅信息、瀚高等园区优质企业设立展区,搭建起企业与学子深度对接的桥梁。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滕瑞娇说:“我们已经和同学们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和沟通,也感受到了当代学生对于技术的热爱和追求。这类赛事有效打通了校企对接渠道,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高效、直接的人才桥梁。”

这种“以赛引才”的模式正在显现成效。孟晨彦表示,对于通过大赛发现的优秀人才和创业团队,将通过融资支持和人才服务,助力这些人才和团队在园区创业发展。
据了解,济南市推出的人才政策“双30条”,在安家落户、科研资助、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赛场到职场:
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共有26支队伍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济南)金奖、52支队伍获得银奖、78支队伍获得铜奖。来自北京大学的“一步之遥”队脱颖而出摘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济南)冠军,电子科技大学的“UESTC_有无名”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CQOI Flames”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在企业交流区,可以看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HR娄瑞杰表示,因为齐鲁软件园的邀请,他们有机会走进山大校园,与各高校同学面对面交流。他们向同学们介绍了企业相关信息,也跟同学们进行了职业发展方面的探讨,发现了很多优秀的潜力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正在结出硕果。据了解,通过往届赛事引进的人才和团队,已经在齐鲁软件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年来,济南高新区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双创人才培养新机制,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10余块国家级引才金字招牌。今年正值齐鲁软件园成立30周年,作为济南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聚集地,截至目前,园区注册企业7万余家,软件从业人员超20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约占全市一半。下一步,齐鲁软件园将结合济南市创新创业工作的总体布局,打造“齐鲁梦工场”创业品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生态,为每一位创业者和优秀学子提供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