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论见黄河口|打造“青春沃土”,山东实践的深度与温度

论见黄河口 昨天15:35

“十四五”时期,山东在青年工作中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答卷:606万名青年志愿者投身强省建设,24.1万名“乡村好青年”扎根乡土,2.2万间“希望小屋”为困境儿童点亮梦想……这不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政策的温度、组织的力度与青年成长深度的集中体现。山东通过系统性谋划、精准化服务与全方位赋能,探索出一条护航青年成长、激发青年力量的有效路径。

思想引领有深度,让理想信念扎根心灵

山东将青年思想引领置于首要位置,注重方式创新与实效转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年均培育6万余名青年政治骨干,为青年成长注入坚实的思想根基。“青年讲师团”年均超5000场的基层宣讲,将理论话语转化为青年语言,打通思想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春山东”新媒体矩阵用户超2600万,成为凝聚青年、引领风尚的重要平台。创新举办的“理论星火·青春燎原”视频创作大赛,以1.2亿次的话题浏览量,生动践行了“青年讲给青年听”的理念,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践平台有广度,让青春身影挺膺担当

实践是青年成长最好的课堂。山东为广大青年搭建了广阔多元的实践舞台。在乡村振兴一线,24.1万名“乡村好青年”不仅自身成长,更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成为齐鲁乡土上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在经济发展领域,“青企峰会”平台促成大批优质项目落地,“菁才强鲁”行动助力青年职工勇挑生产发展重担。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如今年秋季连续阴雨期间,2万余名青年志愿者、1737支服务队迅速集结,投身秋粮抢收,展现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青年担当。606万名青年志愿者、2.5万余个志愿服务组织,已成为服务强省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服务保障有温度,让急难愁盼得到回应

服务青年,贵在精准,重在务实。山东直面青年求职、住房、婚恋、子女关爱等现实关切,推出了一系列暖心工程。395处“青年优驿”提供7412张免费短住床位,125处“优徕青年社区”供应2.5万套优惠房源,有效缓解了青年的阶段性住房压力。“070勇敢者行动”构筑起反学生欺凌的坚固防线;“希望小屋”为困境儿童打造了独立的梦想空间;“引航计划”为初中后未升学的青少年点亮前行灯塔;“脱单计划”则关注青年的情感需求,体现了组织关怀的细致入微。这些举措共同织就了一张有温度的服务保障网。

开放视野有高度,让青春力量服务大局

山东的青年工作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7684名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奔赴新疆、西藏等地,人数居全国首位,将齐鲁青年的担当书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通过鲁港澳青年企业家交流会、鲁台青年文化交流节、“港澳青年看祖国”齐鲁行等活动,持续深化与港澳台青年的交流,有效凝聚了爱国力量。齐鲁青年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投身对外交流,成为“沟通中外、增进友好”的青年使者。

就业帮扶有精度,让人生起航更有保障

就业是青年发展之基。山东将促进青年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上依托“青鸟计划”推送近百万个岗位,线下举办百余场专场招聘会,校地联动“量身找岗”。尤为重要的是,对3.4万名困难家庭毕业生的精准帮扶,通过岗位推介、简历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体现了“不让一个青年掉队”的政策温度。

“十四五”期间山东的青年工作实践表明,用心用力护航青年成长,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的“大写意”,更需要精准服务的“工笔画”。通过构建思想引领、实践锻炼、服务护航、开放赋能、就业扶持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山东有效激发了青年的内生动力与创造活力,实现了青年发展与区域进步的良性互动。这份以实干铸就的答卷,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山东经验。(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责任编辑:马瑞琳

曹萌

说负责人的话!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