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高新区瀚阳学校举办班级文化建设论坛,旨在进一步深耕班级文化建设,凝聚育人智慧,分享实践经验。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和教育理念落地的核心载体,此次论坛邀请了学校不同年级的五位优秀班主任分享特色实践案例,校领导亲临现场指明方向,一场关于教育温度与文化力量的思想碰撞热烈展开。

一(7)班班主任孙莉以物质、制度、精神三大文化为抓手,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物质层面,她精心打造墙壁特色文化阵地,划分学习展示区、荣誉墙等功能板块,同时严格落实卫生值日制度,让教室成为整洁舒心的成长空间;制度层面,完善课堂纪律、课间活动等一日常规,规范学生行为养成,建立“星级学生”“进步小标兵”等多元奖励机制,激发学生进取动力;精神层面,注重培育和谐互助的班级氛围,通过主题班会、文体赛事等丰富活动凝聚人心,让学生在集体互动中学会包容与合作,依托文化力量滋养品格。

二(7)班班主任韩晓露带来《春风化雨 沃土育根》案例分享,以“勤学善思乐探索,德馨志强共成长”为核心理念,打造“老虎班”特色班级文化。她设计了带有星辰元素的老虎主题班徽,确立“阶梯式成长赋能”育人理念,分低年级习惯养成、中年级能力提升等阶段培育学生素养;组织师生共定正向班级公约,让学生主动认同规则;打造图书角、创意展示区等多元教室区域,开展好习惯打卡、“墨香小虎”读书工程、积分换购文具等活动,同时联动家长推出职业体验、自然观察等实践课程。在师生共同耕耘下,班级氛围和谐向上,学生阅读、责任、合作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三(1)班班主任蔡欣容聚焦《打造一间有温度的教室》,以“无花果”内敛丰盈的生命哲学为核心理念,从环境、关系、成长、联结四维度推进建设。环境上,设置“一米阳光”主题墙展示学生作品、“静谧书房”图书角提供阅读空间、“班级能量瓶”收集师生暖心瞬间,让教室空间会“说话”;关系上,通过悄悄话信箱让学生倾诉心声,建立“一对一互助小组”帮扶学困生,构建紧密的情感联结;成长中,采用“优点卡”“成长手册”等多元评价方式,开设生活技能、传统文化等特色课程,将“三引导”行动深度融入日常;联结上,邀请家长开展“家长讲堂”,组织班级共读活动,形成家校教育同盟,共同营造滋养生命的成长场域。

三(18)班班主任李敏以“约定・故事・勋章”为清晰路径,系统构建“小木棉班”特色班级文化。她组织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公约,明确课堂、课间、卫生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夯实习惯根基;打造“图书角”“夸夸墙”“漂流日记”等角落课程,让学生在阅读分享、互相赞赏、文字交流中实现文化浸润与品格塑造;创新“文明勋章”“学习勋章”“互助勋章”等多元评价机制,将济南高新区“三引导”活动有机融入班级日常,及时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被看见、被激励,形成从外显行为到内化品格的教育闭环。

四(12)班班主任林苏蕾以《愿做点灯人,温暖满星河》为主题汇报,提出“用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成长的璀璨星河” 的班级理念。她重点分享了“满天星班”坚持三年的好习惯课程,从课前准备、课堂倾听、课后整理等基础习惯入手,逐步深化到自主学习、时间管理等能力培养;详细介绍了“三引导”行动在班级的落地举措,通过主题活动、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爱、学会善、懂得责任;分享了班级独有的正向激励评价体系,通过“星光积分”“月度明星”等评选,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注、被认可。三年实践成效显著,学生在行为规范、综合能力等方面进步明显,班级凝聚力持续增强。

案例分享结束后,校长孙凤琴对老师们的精彩汇报表示赞赏,向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孙凤琴指出,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们要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文化的个性化与持续性,避免形式化;要进一步加强年级间、班级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氛围;更要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相结合,让班级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学生打造有温度、有内涵、有活力的成长环境。
(来源:济南高新区瀚阳学校)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