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以“治漏”为起点,无影山街道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十区两县 昨天21:57 128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以前下雨就心慌,现在踏实多了。”在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街道一老旧小区里,居民王女士不再为墙角的渗水而发愁。这个看似平常的改变,源于一场历时数月的暖心治理。

今年初,无影山街道以“人民意见征集”为抓手,畅通渠道,向社区居民征集来自“心底里”的问题。其中,房屋漏水问题成为居民反映最集中的难题。面对这一民生痛点,无影山街道迅速行动。

维修方案怎么定?资金从哪里来?一个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无影山街道选择把决定权交给居民。“方案要说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就掏钱。”“涉及钱的事,必须公开透明”……在一次次居民议事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最终,后黄屯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居民的共同意见,一趟趟跑房地产大厦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每一笔资金的动用都透明、公开。

然而,新的困难又来了。不漏水的单元楼居民对维修持保留态度。“施工会不会影响我们生活?”面对质疑,秉持着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和原则,后黄屯社区工作人员发动小区里有威望、热心肠的老居民和老党员加入到劝解队伍中。从公开组织座谈到到入户走访征询,社区细细为居民讲解施工方案,明确时间安排,承诺垃圾日清,还说明了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已经准备好的应对措施,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老党员坚持每日到场监督,进一步化解了个别居民对施工扰民的担心。同时,工程还对整栋楼的污水井进行改造,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随着渗水的墙面被精心修补,老化的管道焕然一新,居民放下了所有顾虑。

而这,仅是故事的开端。以解决漏水问题为起点,一套更系统、更温暖的服务体系逐渐铺开——

前黄屯社区率先推出“百姓管家·微偿服务”项目,构建“社区党委+网格+社会资源”的三级服务模式,引进社会力量解决漏水问题;西山社区实施“155”网格治理模式,三级网格架构让社区工作更加系统规范,小区一旦发生问题,网格长和网格员便如“及时雨”般降临;运输新村社区制定“敲门工程”帮扶方案,形成“发现—上报—解决—反馈”闭环,也为老弱病残把优质服务送上门;针对辖区内独居高龄老人多的现实情况,无影潭社区从养老入手,打造“天慈粥坊”助老项目,每周上门为老人送上热气腾腾的营养粥;硬件提升的同时,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样需要满足,翡翠郡社区着力打造“和润书院”,联动阅读馆、区朗诵协会开展读书活动,书香在小区内蔓延开来……

这场始于“治漏”的行动,最终成为一场基层治理的进阶,它让老旧小区不再只是被改造的对象,而是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李梦瑶

李梦瑶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